雅言

yǎ yán ㄧㄚˇ ㄧㄢˊ


雅言 解释:

解释

雅言 yǎyán

[earnest advice] 正言

察纳雅言,深追先帝遗诏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-----------------
国语辞典
雅言yǎ yán ㄧㄚˇ ㄧㄢˊ
  1. 旧指共通的标准语。《论语.述而》:「子所雅言,诗、书、执礼,皆雅言也。」

  2. 正言。《文选.诸葛亮.出师表》:「陛下亦宜自课,以咨诹善道,察纳雅言。」

英语 valued advice

法语 précieux conseils

雅言 网络解释:

百度百科

雅言

  • 中国古人十分重视各地方言的统一,于是出现了“雅言”。“雅言”就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,在意义上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。其音系为上古音系,至今已无方言可完整对应。
  • 洛阳雅言就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,其音系为上古音系。
  • “雅”、“夏”古代互通的例证很多:《左传》“公子雅”,《韩非子》作“公子夏”;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简《孔子诗论》“大雅”、“小雅”作“大夏”、“小夏”;《墨子》引“大雅”也作“大夏”。尤其《荀子·荣辱篇》“越人安越,楚人安楚,君子安雅”,《儒效篇》作“居楚而楚,居越而越,居夏而夏。”这个与楚越相对的“雅”或“夏”应当泛指为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。
  • 周以后,各朝随着国都的迁移,雅言的基础方言也随之修正,历代正统汉族王朝,都不遗余力的推广雅言。雅言在唐宋时期,发展到了最高峰,达到了一字一音,唐诗宋词作品大量涌现,各周边国家皆争相学习洛阳雅言。以洛阳话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历时长达四千多年之久,朝鲜、韩国、越南、日本都受到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