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波

fēng bō ㄈㄥ ㄅㄛ


风波 解释:

解释

风波 fēngbō

(1) [wave]∶风和波浪。比喻生活或命运中所遭遇的不幸或盛衰变迁

世路风波

惹出风波

(2) [disturbance]∶乱子;纠纷

风波迭起

-----------------
国语辞典
风波fēng bō ㄈㄥ ㄅㄛ
  1. 被风所播荡。《文选.李陵.与苏武诗三首之一》:「风波一失所,各在天一隅。」

  2. 比喻人事的变故。《儒林外史.第八回》:「宦海风波,实难久恋。」《红楼梦.第九四回》:「头里在这里吃饭的倒先别问去,找不成再惹出些风波来更不好了。」

风波 网络解释:

百度百科

风波 (鲁迅著短篇小说)

  • 《风波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,收录于小说集《呐喊》中。小说通过对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的描写,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,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、农民愚昧落后、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;并由此说明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彻底改变民众的观念就难以成功。
  • 《风波》这篇小说围绕“辫子”的有无展开情节,事件的起伏跌宕。人物的感情变化,在结构上完整地遵循着开端、发展、高潮、结局、余波的程序演进,而且既突出主要人物,又“注彼而写此”,场面不大,个个人物鲜灵生动。小说最后写“新近裹脚”的六斤一瘸一拐的样子,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,并且留下深长的余味,其精警深刻,发人深思。
  • 风波 (汉语词语)

  • 风波是一个词,汉语词汇。
  • 拼音:fēng bō
  • 风浪。比喻纠纷和乱子。
  • 《风波》是1920年鲁迅创作的小说,收录于鲁迅的《呐喊》中。
  • 小说描写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,以小见大,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封闭,愚昧,保守的沉重氛围。